原創(chuàng) 2017-01-23 周子璇
關(guān)于章夢濤
章夢濤,民營企業(yè)家,1996年在深圳創(chuàng)辦深圳如茵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shè)有限公司,2010年于非洲贊比亞創(chuàng)建中銅礦業(yè)有限公司。從自主創(chuàng)業(yè)至今,堅持在中國和贊比亞以企業(yè)名義資助教育事業(yè),先后修建數(shù)間教學屋,為當?shù)貎和逃峁┐罅课镔Y及資金支持。
寫在前面的話
對章夢濤伯伯最初的印象是,他是一個大膽而成功的企業(yè)家。在扶葭去貴州進行寒假考察前,我與他提到扶葭的一些公益理念,他才跟我提起他在非洲的公益經(jīng)歷,并表示非常樂意贊助我們的貴州項目。
非洲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可能是一個危險而神秘甚至有些落后的地方,而他卻堅持每年去非洲探訪孤兒院、幫助修建校舍等,甚至把家人一起帶去支援非洲兒童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這篇文章想與你一起分享他獨特而深情的公益經(jīng)歷,同時也從民營企業(yè)家的角度帶你深入認識中國公益現(xiàn)狀。
以下為周子璇與章夢濤先生的訪談實錄,經(jīng)整理后有部分刪減。
注:章代表章夢濤先生,周代表扶葭執(zhí)委周子璇。
周:了解到您自從在贊比亞創(chuàng)建中銅礦業(yè)起,就一直在資助非洲的學校以及孤兒院。作為民營企業(yè)家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想問下您是什么時候開始接觸公益并走上公益這條路的呢?
章:(笑)其實我們現(xiàn)在做的我也沒有把它定義為是公益,只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做了一些小小的貢獻。我最早接觸公益是在1985年去布干維爾島的白人農(nóng)場玩的時候,碰到在當?shù)刈鲠t(yī)療教育社工的教會人員,當時覺得他們還蠻高尚的。在贊比亞開礦的時候也接觸到收養(yǎng)孤兒的中國人和當?shù)厝?,就開始不定期的給他們一些資助。再之后也是想推動中贊友誼吧,就相對大筆地資助當?shù)氐纳鐓^(qū)學校蓋了一些教學屋(當?shù)亟虒W樓都是一層的矮房)。
章:我們在非洲做的主要是資助當?shù)貎和逃?。因為非洲人不太重視教育,對下一代的發(fā)展沒有很多關(guān)注。再者非洲政府能力相對較弱,對于教育的投資缺乏,硬件設(shè)施不足就成為了主要問題。我在贊比亞的公司附近有個社區(qū)學校,那是靠村民集資修建的,政府有錢就補沒錢就不補,所以在學校的硬件方面我們會做一些資助。比如去年我們資助當?shù)貙W校建了幾棟教學屋,今年過年要去給學校送400個書包、手搖式充電器,之前還幫他們做過平整場地的機械工作。
相比中國,贊比亞社會條件比較落后,我們不用花太多時間精力就能得到很大的改善;贊比亞人民也比較淳樸,不會像在中國做公益,有時候吃力不討好,反而給自己造成麻煩。中國是世界上稅費最高的國家,政府收的錢完全可以解決貧困問題,公益的主體應(yīng)該是政府,社會個人只能說起到輔助作用或者提供人力支持。
周:為什么覺得企業(yè)有必要資助公益呢?
章:中國人做事講良心,我們在社會上賺了錢,反過來也想回饋社會。我從來沒有想怎么去做公益,一開始只是順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沒有想過要什么回報。從文化方面來說,因為經(jīng)常出國,受到西方文化影響比較深,國外教徒去教堂禮拜時也會捐助,這是西方很多宗教的宗旨。在中國,用佛教的話來說就是行善積德。這就是人類的一種傳統(tǒng),對于我來說,就是一種本能吧。有了一定的能力之后,就本能地想去幫助別人。
周:您覺得中國公益有什么瓶頸難以突破呢?或者您覺得什么形式的公益比較適合中國社會?
章:對于捐贈者來說,許多強捐、騙捐事件的發(fā)生難免讓人對做公益失去信心。有些人覺得你捐助了他第一次就有義務(wù)一直幫助他,有時候沒有及時幫助他還理直氣壯質(zhì)問你要。再者現(xiàn)金中國社會的公益誠信實在不高:前段時間深圳的羅爾眾籌給小孩治病的事情,還有許多年前的郭美美事件,這些對中國慈善打擊還是非常大的。這也反映了中國公益基金管理體制存在一定問題。體制問題和誠信問題不解決,在中國做慈善舉步維艱。
公益形式來說,我個人覺得義教、義工等提供人力資助類的公益是比較合適的做法。因為直接的資金或物資支持很容易形成依賴,造成受助者不勞而獲的心態(tài),這就有違公益的初衷了。這也是為什么我很支持你們項目的原因之一。
周:為什么有興趣贊助扶葭的貴州項目?
章:首先我很欣賞像你們這樣的大學生愿意花時間精力去做這些,可能做其他事情對你們自己幫助更大,但你們能不求回報的為公益貢獻力量,我覺得是很難能可貴的。從你那里我了解到你們寒假考察的情況,覺得貴州學校方面挺配合的。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慈善風波等讓人對資金的直接支持更加謹慎,資金流向的公開透明都及物有所用都是我希望看到的,點對點地贊助你們讓我覺得更放心。我作為企業(yè)家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去親力親為,所以希望在資金上能提供幫助。如果可以的話我也很希望讓我兩個在國外讀書的女兒也加入你們的項目,去經(jīng)歷一下不一樣的生活。
周:謝謝您接受我們的訪談!也感謝您對扶葭的肯定和支持! 希望您的公司可以越辦越好,也希望我們以后能有更多合作與交流。
扶葭
來自香港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的學生公益團隊
關(guān)注中國的6103萬留守兒童和3581萬流動兒童
致力于創(chuàng)造和傳播公益新點子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即可關(guān)注扶葭微信公眾平臺